第121章_如果这是宋史
笔趣阁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121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1章

  国手布局,步步扣紧,最初时风起于青萍之末,到最后才浩浩荡荡,无可阻挡。至此,一切完美收官,等尘埃落定之后,他不仅把自己的死对头致于死地,就连宋朝的最上层官场也重新唯他独尊。

  前第一前宰相薛居正病死了,第二宰相沈伦罢官,第三宰相卢多逊发配,赵普事隔7年之后,再次成为大宋的独相。

  好了,他己经亲身演示了怎样扎一个人的大腿(赵廷美),却让周边一大片人都全身冒血的精彩技艺。

  似乎很圆满了,他满足了皇帝,也成全了自己,但是谁能想到呢?有一个在这件事里受益最大的人,却对他充满了不满、不屑、甚至是仇视。这个人,直接导致了他的第二次倒台下野。在强调的是,这人不是赵光义。

  但这是后话,这件事终于告一段落了,如果最后一定要找一个赵光义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段来结束他三弟的政治生命的理由,那么在当年的宋史记载中,可以勉强地找出三点印迹来,是与不是,仅作参考。

  第一,在前一年,公元981年,赵普刚刚受命“备枢轴,察奸变”时稍晚一个月,赵光义下令“驾部员外郎、知制诰贾黄中与诸医工杂取历代医方,同加研校,每一科毕,即以进御,并令中黄门一人专掌其事”;

  第二,当年的12月份,赵光义下令向全国购求医书;

  第三,转过年来,公元982年,赵廷美刚刚倒台,赵光义就“加封其长子德崇为卫王;次子德明广平郡王,并同列为平章事,分日赴中书视事。”

  这一年赵光义44岁了,再过6年,就是他大哥的寿终年限,他会不会有些心惊呢?而他这样大张旗鼓,不管不顾地加快医学研究的脚步,再加上他迫不及待地扶持自己的儿子进中书省,跟着宰相上班学习工作,去熟悉怎么治国,会不会是他的箭伤有了什么变化,让他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了呢?

  至少除掉他三弟,再掳夺他三弟子女们皇储的地位,他的儿子们己经是大宋皇位的唯一继承血嗣。

  当然,这都是猜测了。但是这件事之后,历史突然发生了变化,上苍向赵光义、向全体宋朝的汉人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笑脸,机遇,千载难遇的机遇接二连三地向赵光义袭来,这一年成了他名副其实的幸运之年。

  只要他能处置得当,把握住机会,他就能扳回之前所有的错误损失,让宋太宗真正变成唐太宗。

  只、要、他、能、处、置、得、当……

  先是5月份,就在宋朝的第二宰相沈伦刚被罢免之后,辽国突然犯边。这一次的规格和上次的瓦桥关一样,是辽国皇帝耶律贤自将中军,辽国所有的名将大臣几乎全部到齐。

  但是他们这次选的地点不太好,是满城(今河北保定西北),也就是上次崔彦进等人手捧阵图叫翠花的地方。这一次满城的将士们还是没按常理出牌,他们面对辽国的皇帝,根本就没想着守城,而是冲出去在城下与契丹人狠狠地拼了一场,硬生生地把辽国皇帝击退,并且箭如雨发,把辽国太尉耶律希达当场射死。之后更发挥老传统,在半路设下了伏兵,把辽国的统军使耶律善布给围住,可惜辽国人太多了,马上就有人来救。

  结果包围圈被击破,到嘴的鸭子又飞了。不过没办法,来的人是宋军的老熟人,辽国的南院大王兼枢密使耶律斜轸。

  就这样,辽国人很没面子,他们在当月就灰溜溜地回国了。

  再过两个月,雁门关传来捷报,潘美与杨业在关下击破来犯的辽军,阵斩敌军3000余人,并追击入辽境,击破其堡垒36座,俘获其老幼万余人,牛马5万匹。

  北疆接连大胜,宋朝全境都松了一口气。这把自去年以来瓦桥关之败带来的阴影大大消除了。但是真正让宋朝人,让赵光义兴奋的事,却与这两战无关。

  回到5月份,就在满城之战刚刚胜利的时候,宋朝的国都开封城里突然来了一群陌生的异族人。这些人装束奇异,风尘仆仆,虽然神色沉郁,但是难掩其高贵强悍的本质。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王族,是虽然没有帝号,但统治广漠草原己过百年的领主。

  这些异族王者在大宋君臣心目中一直是传说般的人物,他们自从唐末以来,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原王朝的国都里,但是现在他们万里迢迢,从宋朝的西北边疆入境,俯首低眉,给赵光义带来了他作梦都想不到的好东西。

  这些是党项人,他们把自己世代居住近200余年的祖居之地,夏、绥、宥、银、静等五州献给了大宋。这片土地,就是“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好不好?真好!但能不能要?得小心。

  党项人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一说出自羌族;一说出自鲜卑。以羌族为源,他们的先祖在南北朝末期被载入历史,原居住在黄河河曲一喧。到隋末唐初,他们西面的吐蕃人开始兴起,成了他们世代的仇敌,他们被迫迁徙。先到了甘肃的庆阳,之后再分出一部分迁到了陕北的米脂、横山一带定居。

  陕北一部的党项人部族,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和拓跋氏。拓跋,为其中最强。

  另一说以鲜卑族为源,主要说的就是拓跋部的族出源头。

  拓跋鲜卑的原居住地是东北额尔古纳河东南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一带(几乎与契丹同源)。在公元1世纪左右,他们乘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势力衰微之际,南下至现在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湖一带;到了2世纪的初期,又迁徙到河套、阴山一带;公元3世纪中叶,拓跋鲜卑中的一支,迁到了河西地区,建立了南凉政权;414年,西秦灭南凉,拓跋鲜卑归服于吐谷浑。

  隋时,吐谷浑被隋重创,被逐出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原住地,拓跋鲜卑乘机发难,联合其他党项诸部,并吸纳了羌族的几个部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党项部落联盟。

  唐末,黄巢起义,唐僖宗向普天下所有种族求援,当时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率部参战,战功卓著,升任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并赐李姓,其军队被命名为“定难军”,从此第一次在汉地正朔朝代中拥有名衔封地。

  进入五代,天下分崩离析,中原板荡,可是河套之地牢牢地掌握在党项人的手里,还把陕西北部的盐州、延州两地并入,变得更加庞大。

  到了北宋初年,这一片土地己经在党项族人手里经营了近200余年,牧场广袤,牧养无数牛羊,出产名种战马,与汉地交界,胡汉两种生活方式并存,党项的农耕极为发达,与宋交界的七里平等地,放眼望去,皆是党项人的储食之仓。尤为可贵的是,其南部更出产当时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的上等青盐,且产量巨大,一年能出产近一万五千余斛……这是一片多么富饶神奇的土地啊,历数中原诸州,能不能再找出另一块物产如此齐全,地域如此广大的土地呢?

  能吗?!

  如果你是赵光义,这样一份旷世厚礼从天而降,你要不要呢?

  要?还是不要?

  在当年的大宋朝堂之上,能瞬间把这问题返回到最初的取舍点上的,不是一位超敏锐的政治高手,就是一个品牌纯正、无可救药的傻子。

  抛开定难五州的丰富物产不说,光看它的地理位置,就必须得牢牢抓住,绝不放手。

  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党岔镇;

  夏州——今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红墩间乡白城子村,回到五胡乱华时代,这里就是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都城“统万城”;

  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镇;

  绥州——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

  静州——有些争议,指认最多的是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李自成故乡)。

  翻开现在的地图,这些地方都压在大宋国都开封城的左上方,直接威胁到关中平原。关中,赵匡胤曾经设想迁都的长安就在那里。这样,问题就简化了,如果定难五州有人作乱,大宋国陕西境内的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等六路经略都将不得安宁,其辖区的金明、塞门、承平、平戎等370余砦,屈丁、安定、定远、安塞等350堡更要时刻备战。

  所以,谁如果想不要它们,那他纯粹是个疯子、傻子,甚至是一个卖国贼。

  但是请留意,这时如果有人神情呆滞、目光闪烁、全神贯注地思索,还在念叨着要还是不要,那么这个人就真是太……不好说,不能说他有多聪明,起码是很理智。

  因为你用最笨的办法想一下啊,这样的好地方,为什么当年的太祖皇帝赵匡胤就没伸手呢?再往前数,为什么连天可汗李世民也仅仅是在那儿设立节度使的职位,并且随便当地人“恤其家属,厚其爵禄,听其召募骁勇以为爪牙,凡军事悉听其便宜处置”,让那块地儿彻底的民族自制呢?

  因为“羁縻”。

  “羁”——马络头,即马“嚼子”。有了这东西,人类才能驯服牲畜。引伸到政治手段上,就是派出军队去硬性压服;

  “縻”——牛缰绳,和“羁”差不多,“马用羁、牛用縻”,但这里就泛指温柔亲切的软招子。不能总打,得在适当的时候,用经济、物资,甚至皇帝的女儿们去安抚一下。

  只有这样,又拉又打,简称胡罗卜加大棒,才能勉强把彪悍难制,又地处僻远的异族人收服。而且小心,这些人时刻都会背叛。就算到了明、清两代,边疆的改土归流都从没消停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