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_如果这是宋史
笔趣阁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54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0章

  你个外来户,藐视岳家军?!

  岳飞没想那么多,他真的拨给牛皋三天的行军粮,命他克日出发,尽快成功。之后消息传来,全军震惊。牛皋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除了路上行军花费的时间之外,几乎是当天赶到随州,立即就把这座城池攻克了!

  这是位空前绝后型的威猛哥,真的比张宪强太多了。可牛皋却很谦虚,他一边押着伪齐的随州知州回营交令,一边很战友地说,大家一起为国效力,干嘛计较是谁的功劳呢……

  风度,再强调一遍,风度!

  可是知道了内情的岳家军将士们却一副打酱油的表情。当天就攻克了随州,这一幕和郢州城怎么那么的像呢,是不是同一个人干的啊?

  没有错,岳云跟着牛皋出征,他再一次率众先登,几乎一个人解决了战斗。赢官人决胜!战功彪炳,却有些人一直在怀疑,说他使用的武器太沉了,80斤重的铁锥,这是不合常理的,由此而诞生的战绩更是脱离实际的。

  关于这一点,我只想举一个例子。好比高天流云和刘翔比110米栏,两人都能跑能跳,可是相比较,一个是神人,一个只是具备了基本功能,这能一样吗?

  人,是群体性同样化的动物,可总会出现个体现象。有的在思想方面引领族群进化,比如马恩列斯毛;有的在身体方面出类拔萃,像变异了一样的强悍精锐。

  岳云少年从军,23岁青年殉国,他短暂辉煌的一生是不能以常人来比较的。常人能在15岁时纵横战阵,在冷兵器战场上奋勇厮杀吗?

  抛开能力,那份胆气就不在所谓的正常范围之内。

  岳飞向襄阳逼近,却发现失去了目标。胆气再一次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点,李成,这位伪齐第一名将坐拥江汉第一坚城,外加过10万的兵力,居然连近距离接触一下都没敢,听见随州陷落,岳飞逼近之后立即带人逃跑了。

  岳飞进驻襄阳,至此渡江之后三战皆捷,三大名城随、郢、襄阳府速战速决,剩下的唐、邓、信阳军只是淮河区域的附属二线城市,相信更容易得手。

  北伐成功大半。

  不过一个不好的消息也很快传来,李成没跑远,他在淮河流域的北面边缘集结兵力,金国也派来了援军,两者相加已经超过了30万。

  李成准备了一个多月才攒足了力量,或者说是勇气来挑战岳飞,战场在襄江之畔。这里是一片天然的角斗场,有大河,有山壁,中间是一片开阔地,足以让所有兵种都参与进来。

  两军对阵,抛开没意思的30万泡沫数字,最起码是15万左右的伪、金联军对3万岳家军。比例悬殊,可岳飞看了下李成的兵力分配,突然间笑了。

  之前太多次的虐待还是有效果的,李成的脑子出问题了,他是带来了好多的兵,还有必要的勇气,可偏偏把起码的智慧给丢了。

  李成把骑兵列在江边,把步兵排在开阔地……“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旷。”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李成全给弄反了。

  这时他的骑兵的旁边是大河,天然缺了一半的空间,总不能进水冲锋吧?步兵更悲剧,让人靠两条腿在大片空地里跑,这不是坑爹吗?!

  利好,岳飞迅速做出安排。他以鞭指王贵——“尔以长枪步卒击其骑兵。”再指牛皋——“尔以骑兵击其步卒。”

  战场是课堂,让李成明白他错在了哪儿。只见两军相接,伪齐的骑兵被岳家军的步兵用长枪阵压向了襄江里,顿时满水面的人喊马叫,闹成了一片;另一边牛皋的骑兵在开阔地里撒欢儿地跑,李成的步兵们连点藏身的障碍物都没有。

  李成又一次败了,败得比之前的哪次都惨,15万兵力损失大半。逃出很远之后他狠狠地敲自己的脑袋,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错了?!他是个白痴吗,不,史书有记载,李成爱兵如子,“士卒未食不先食,有病者亲视之。不持雨具,虽沾湿自如也。”并且深通兵法,常年带着10万以上的部队纵横天下。

  那为什么搞成这样?

  答案很简单,他要么是猪头症突发,失去智力;要么就是被岳飞打出心理阴影了,他从江南被追杀到江北,没完没了的在同一个人手下被虐,时间长了,谁都崩溃。

  襄江之战后,伪齐在淮河区域的军力基本被打残,刘豫紧急向金国求援。金国以大将刘合孛堇为首,集结数万精骑南下。

  金国的想法很简单,女真自从立国以来,野战从未失败。和尚原、仙人关等处,只是没能攻下天险,被宋军趁势追杀而已。这时岳飞带3万人马北伐,金军以同等规模甚至更多些的精锐对敌,战则必胜,绝没有别的结果。

  刘合孛堇在邓州西北下寨,以观岳飞行止。孛堇,并不是名字,而是金军里的一种尊称,类似于宋军里的太尉。他在想应该在什么地方和岳飞决战呢,从以往战绩上看,岳飞对地形的利用非常好,所以不能让岳飞来选……

  不用他操心,决战地就在他的营地里。岳飞直接杀过来了。

  岳家军以张宪、王贵、董先、王万为主力,分别从光化、横林两地实施夹击,速度之快让金军骑兵都措不及防仓促应战。邓州的西北是岳家军真正成名的地方,在这里岳飞首次在公平对阵的情况下打破了金军骑兵野战无敌的纪录。

  没有埋伏,没有计策,只有两军疯狂的绞杀,战斗在没法再进行时才停止,因为没有敌人了,刘合孛堇单骑逃遁!

  此战过后,世界安静了,淮河区域内再没有敢与岳飞叫板的人。邓、唐、信阳军几乎是不战而降,岳飞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光复了襄阳六郡。

  这是在宋、金开战以来从所未有的辉煌战绩,尤其是交战过程,岳飞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连败伪齐与金军。根据局势,岳飞给宋廷写了一份战报——“……臣窃观金贼、刘豫皆有可取之理。”他要进一步北伐,把战火烧到河南去,他完全可以趁势发动攻势,去收复开封,去夺取黄河!

  可赵构的回信是,爱卿打得很好,朕很欣慰,但有点担心。战胜之后怎样固守?如果留守兵少,会被反攻;如果兵多,耗费的物资要怎样筹措?

  ——“……不知李成在彼,如何措置粮食,修治壁垒?万无刘豫肯为运粮之理。”赵构想的是让岳飞自己想办法,朝廷是不会出钱的。

  钱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兵力。得有足够的兵力才能守住城,之后才能谈到运粮之类的给养。之后宋朝官方的信使带着岳飞、赵构之间的通信在长江两岸来回跑,直到一个数字产生。

  赵构答应给岳飞增兵6万。

  这让岳飞满心欢喜,这足以让他保证襄阳六郡的安全了。可是等了又等,他的各项嘉奖令都下来了,比如南宋把襄阳六郡统划为襄阳路,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襄阳路内所有军政事宜无论大小全部由岳飞一人负责。

  等于承认岳飞是襄阳路的藩镇了。可就是不拨兵过来,尤其是没有奖金。

  现实逼着岳飞自己想办法,他只好把主力撤回到本称驻地鄂州、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县),在襄阳路留下了少部分的驻军。

  周识、李旦率150名士兵守郢州,孙翚和蒋廷俊率200名军士守随州,信阳军、唐、邓三州的兵力与之相近,襄阳府作为重镇驻军2000。

  这些兵要自己种田吃饭,每年能从江南按季节换来军装都是奢望。但是他们在以后的几年里没让伪齐、金军逾雷池半步。

  岳飞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结束了。他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可成功的代价是兵力被削弱分散。下一步他必须要想着怎样迅速扩充自己的队伍了。

  好在,机会不久就会到来。

  回到另一边,赵构为什么如此的吝啬、错乱呢?襄阳难道不是他的土地吗,他真的拿不出所需的给养,甚至那6万援军吗?

  当然不是,他手里有大把大把的钱,可是要用在“正”地方上。岳飞打下了襄阳六郡,他之所不给钱不派兵不许深入连言论都不许提收复开封,都是因为他正在跟金国谈判呢。

  赵构先是派人去见完颜宗翰,问下大王子如果江南要和平的话,金国的条件是什么?完颜宗翰正被岳飞气得头晕,随口说了一句。

  在淮南不许出现任何宋朝的士兵!

  ……这有点难,赵构是想要和平不假,但也知道战场上打得爽,谈判桌上才有资格开腔的基本常识。其实这也正是他派岳飞北伐的原因所在,现在很好,金国疼了,对后面的事情有利。

  完颜宗翰一看赵构没了下文,没像印象中那样痛哭流啼浑身发抖承认错误赔偿损失,他大怒,决定彻底解决赵构。

  大太子从历次战争中得出一个结论,即金军在陆地上打得再漂亮,也没法抓住赵构,这人会下海。那么率性就不走陆路,而是从海道南下,先攻打昌国县,转攻明州,夺取赵构一直停放在那儿的御船,之后直放钱塘江口,把赵构堵在杭州城。

  一但成功,将彻底解决南宋。

  必须承认,完颜宗翰的想法非常独到,非常狠辣。这一招不仅出其不意断其逃路,更重要的是绕过了所有宋军防线,把吴玠、韩世忠、岳飞等威胁都抛到了一边。

  令人击节的创造性思维!

  可是却胎死腹中,在金国内部的军事会议上就被枪毙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完颜宗翰是谁,金国的创始人之一,金国军方十几年来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其权柄比之金国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牛,为什么被毙了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